2014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学术会议总结
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批准,“2014全球华人遗传 学大会暨全国第十三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于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湖南长沙的 湖南宾馆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中南大学、中国科 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 同主办,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省遗传学 会、湖南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共同承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 、意大利和中国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6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 开幕式于2014年10月30日上午举行。开幕式由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夏昆教授主持;中南大学副校长张灼华教授代表中南大学致 欢迎词;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主席管敏鑫教授,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会长、美国迈阿密大 学刘学忠教授,全国第十三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张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先 后致辞。 本次大会主题为“遗传—解码生命”。会议围绕人类遗传学及医学遗传学、转化 医学、生殖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在10月30日、31 日上午邀请杨焕明院士、贺林院士、陈润生院士、 Prof. Jie Shen(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Prof. Xuezhong Liu(University of Miami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Prof. David Cram(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 Xi Lin(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Prof. Fengyu Zhang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A)等18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报告;在10月31日下 午和11月1日上午分别围绕各个主题、邀请了王红艳教授、Prof. Jianxin Bao (Northeast Ohio Medical University)等60余位专家学者、分成7个分会场进行了报 告。
杨焕明院士以“Genomics: From Reading to Writing”为题,作了大 会的首个学术报告,他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在二代测序方面,尤其是华大基因在测序方面 为全球的生物学事业,包括植物、动物、病毒、人类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对于遗 传学的发展及整个生物学的美好前景进行了预测。
贺林院士就深度测序在 人类遗传学,特别是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他认为:过去的几十年 中,我国在临床使用基因测序领域蓬勃发展,对国民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基因测 序作为一门新兴产业一般包括:临床的基因检测,健康产业的基因指导,工农业的基因 运用以及科研导向的研发工作。贺院士根据同仁的观点,“民间”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见解 对于:一、如何使“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处在合理区间?二、基因测 序产业的发展是否受到约束;三、迫切需要直视的部分及可能出路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必 要的综述和适当的讨论。来自美国的刘学忠教授等介绍了遗传检测在美国的应用发展情 况,详细介绍了利用自己设计捕获试剂盒(包含180个已知耳聋基因,覆盖1.3MB的基因 组区间)结合二代测序开展耳聋的遗传诊断所获得的数据。袁慧军教授介绍了中国的耳 聋遗传学家们于2013年9月联手成立了“中国遗传性耳聋基因研究战略联盟”;从2013年 10月开始,战略联盟的各研究团队在全国各地大规模采集遗传性耳聋患者的血样和临床 资料,并致力于建立大规模的中国耳聋人群基因变异数据库,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耳聋 基因大规模平行测序诊断流程,为今后耳聋基因研究和临床基因诊断的发展和完善提供 优质的技术平台和创新的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研究员 就遗传学研究的另一热点问题“干细胞在遗传筛选和疾病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他 认为“多能性干细胞既能在体外无限自我更新,又可以分化形成三胚层的细胞,是研究 生命现象的良好细胞模型,同时可以作为遗传资源库,开展遗传筛选及遗传疾病的研究 工作。”同时介绍了他们多年努力所获得的成果。来自于中科院植物与发育生物研究所 的杨维才教授以“被子植物胚囊发育与花粉管导向的分子遗传研究”介绍了自己最新的研 究成果,赖良学教授介绍了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基因组点突变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的李越中教授介绍了细菌细胞间的自我识别。
会议期间各与 会代表就各自所研究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会议的召开对于加强全球华 人遗传学研究人员和从事临床遗传学服务的相关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起到了很好 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并提升了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科学研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