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时代下的辅助生殖,别遗漏了父亲的年龄

2016-01-09
阅读(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时代正式开启,给千千万万的大龄夫妇带来二次生育的机会,二孩政策的放开,给国内辅助生殖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再加上近年来不孕不育发病率的增加,又给辅助生殖市场的发展推了一把力。

全面二孩的放开,越来越多的高龄夫妇选择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生育的目的,而“高龄”成为了影响辅助生殖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高龄产妇”是生育学家们常谈及的词语,在医学上被鉴定为35岁以上初产产妇,由于女性35岁以后机体处于下滑趋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增加;高龄产妇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然而相比之下,“高龄父亲”一词则暗淡得多,但父亲的“高龄”对后代健康以及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却是举足轻重的。

父亲“高龄”影响胚胎发育能力及后代的健康风险

目前对高龄父亲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将40岁或40岁以上的父亲归为高龄父亲,当前父亲的平均年龄为27岁。高龄父亲基因突变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大量细胞进行分裂,因而导致男性碱基突变的概率比女性多得多,且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会增大。

长期以来,父亲的年龄只在一些罕见的基因畸变疾病如Klinefelter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和侏儒症中被认为是病因,直到最近15年左右,一些研究表明父亲的年龄可能与一些更常见的疾病如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有关,才使得父亲的年龄在一些疾病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新生儿的染色体异常随父亲年龄增大而增加,但在2008年,遗传学者Helga Toriello和Jeanne Meck编写的新版遗传咨询指南表明21三体综合征和Klinefelter综合征可能与父亲年龄有关,关于唐氏综合征的一些研究数据表现出了一定的父亲效应——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随父亲的年龄增加而增加。

曾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父亲的年龄和其孩子患发展认知或行为问题有很大联系,该研究基于大规模的数据收集。该研究小组发现,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倘若其父亲是45岁,那么这个孩子有3.5倍患自闭症的风险,13倍患多动症的风险,25倍患有双情感障碍问题的可能性,2.5倍有想自杀或药物滥用的危险,其比较对象是其孩子出生时,父亲的年龄是24岁。这些问题多数与父亲的年龄逐步增长有关,同时表明高龄父亲剩余的孩子有更大的风险。

父亲年龄对生育能力、胚胎发育潜能、妊娠结局及子代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段金良教授的研究,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的生育能力、胚胎发育能力及妊娠率逐渐下降,而子代的健康风险逐年升高。